牛津大学本科毕业典礼着装要求:学袍、subfusc(意为深色服装,见注解)和贯穿整个仪式的拉丁文。在牛津,根据37类不同的学位和专业,共有27种不同的毕业服颜色搭配。根据毕业手册的介绍,比起让典礼场面看起来华丽,更加深刻和重要的是颜色丰富性背后的历史渊源和含义。颜色的多样是一个标志,它寓意着对不同观点的宽容,以及坚持自己观点的勇气,它代表各大学有责任确保这种“探索的自由”。
牛津大学本科毕业典礼流程介绍
(1)伴随管风琴乐曲前奏,执行校长、学监和教务长在捧着权杖的司仪带领下入场,坐在剧院正中的三把高背木椅上。执行校长用英文进行介绍性演讲后宣布仪式正式开始,整个毕业典礼随即进入拉丁文模式。
(2)最先接受学位授予的是最高级别的学位,即神学博士、民法博士、和医学博士,然后是其他高级学位包括文学博士、音乐博士、哲学博士、工程博士、文学硕士、科学硕士、文学学士、科学学士等。
(3)学位授予分三步:请求、汇报、和准许。首先由高级学监宣读学位候选人的名字,两位学监在各学院的教授和院长前来回踱步一周,各位教授与院长以沉默表示投赞成票,学监们回到原位并宣布这些学生可以毕业。
(4)据说这是沿袭以前大学里投票的传统,给予公众行使反对不合格学生获得学位的权力。在汇报这一环节,学生列队按学位类别来到校长和学监跟前,资深教授站在学生队列左侧,握着最近一位学生的右手,向校长和两位学监介绍学生的情况并请求准许,然后和学生一起分别向三位鞠躬。
(5)学监宣读学生们今后要遵守的“戒律”,学生们则用拉丁文回答“我发誓遵守”。获得校长准许后,学生从东侧门撤出,换上不同颜色的学位袍再次入场。
牛津大学本科毕业典礼特殊活动
而一直与剑桥大学“相爱相杀”的牛津大学,毕业典礼的气氛就欢乐更多,学生一走出考场,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释放一下几年来寒窗苦读的巨大压力,于是在1990年便有了捣毁庆典(Trashing)这一有趣的活动。
对于牛津学生来说,能够干干净净走出考场简直是人生一大耻辱。同学之间互掷面粉、酸奶、鸡蛋、意大利面,场面十分混乱,甚至由于结束后会留下许多垃圾曾有几次险些被外界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