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极少数优秀高中毕业生来说,通过UCAS直接申请英国本科,但要求学生高考成绩优秀,雅思成绩能够达到6.0或6.5分。高二学历以上的学生可以凭高中成绩单申请英国本科预科课程,顺利完成后进入英国本科三年的学习。
大一快捷文凭课程+二年本科
适合人群:学习成绩一般、家庭不太富裕学生
英国有部分院校开设大一文凭课程,高中毕业生凭高中三年成绩单即可申请。大一文凭课程期间,学生将进行强度比较大的语言和学术课程的学习。学生完成该课程后,可直接进入大学二年级学习,三年内可完成学位课程。这种方式节省了一年的时间和费用,成为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的首选。这个方案适合那些留学资金不太充裕,希望就读性价比较高课程的学生。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开设这种课程的大学属于中等或中等以下的学校;如布鲁内尔大学、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赫尔大学等。
招生对象:高三毕业生
入学要求:高中三年成绩单+雅思5.0以上
2年A-Level课程+3年本科课程
适合人群:家庭经济条件良好、实力强
这个方案适合那些实力较强,一心希望能进顶尖名校的学生。学生通过高中两年的学习,有望凭借自身的努力进入包括牛津、剑桥在内的世界顶尖大学。
招生对象:高二在读生。
入学要求:通过学校入学考试,英语水平相当于雅思5.5以上
适合人群:极少数优秀学生
对于极少数优秀高中毕业生来说,通过UCAS(英国高等教育招生办公室)直接申请本科,也是个相当不错的选择。但要求学生高考成绩优秀,雅思成绩能够达到6.0或6.5分,而且要通过剑桥海选!目前看来,通过这种方式去读书的学生,多是重点高中的极少数优秀学生。
招生对象:高三毕业生
入学要求:高考成绩+雅思6.0或6.5,且通过剑桥海选
留学费用:目前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存在误区,觉得英国是最贵的留学国家,但事实上由于人民币对英镑汇率的上涨,留学英国与留学美国、澳洲、加拿大的费用差不多。目前到英国学习一年的费用在30万人民币左右。
英国大学1年预科+3年本科课程
适合人群:大部分学生
这个方案适合那些希望比较稳妥地完成一个较有名气的学校本科学位的学生。高二学历以上的学生可以凭高中成绩单申请本科预科课程,顺利完成后进入本科三年的学习。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去英国上大学前读个预科课程,是有益无害的。预科课程教授语言课程、专业课程和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国外教学,并在本科阶段取得好成绩。英国有很多知名大学都开设预科课程,如:兰卡斯特大学预科、伦敦大学亚非学院预科、谢菲尔德大学预科等。
招生对象:高二、高三在读生或毕业生
入学要求:高中成绩单+雅思5.0以上
英国留学注意事项
一些学生认为从最简单或者最擅长的作业开始,会让他们更容易进入状态。问题是,完成这些之后,你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克服难题,可这时你已经很累了。我的建议是,从最难和最有挑战性的工作开始,最后再做那些简单的题目。
不要一心多用
不管你信不信,有一些学生会同时学习5门不同的课程,花15分钟学一门,再花15分钟学另一门,再花15分钟再学另一门,相信你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在同一时间内只学一门课会好得多。这样,你才能深入理解学习材料,提高学习效率,而且,你越投入,这门课就会越简单。最糟糕的是交叉学习,做10分钟数学,然后该做10分钟经济学,再做10分钟数学……这只会让你混淆知识点。
不要忽略提示
很多教授都会在阅读材料中加上课后问题,或者在课堂上和大纲上列出课程重点。在开始学习之前,请一定要认真考虑这些非常重要的建议,这会节省你很多时间。如果有数学题或证明题的话,一定要在课程和章节结束之前解决掉。通常,家庭作业是知识点的变体和延伸。
不要抠得太细
一些学生认为最好的学习方法是超慢速学习:阅读一个词一个词读,论文一个词一个词写,展示一个词一个词说。但是像所有的认知行为一样,学习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通过提高学习效率来增加水平。如果你只关注单个的因素,你就没有了全局的视野,学习也就成了浪费生命。
英国留学建议
不要死记硬背
把你不理解的东西记住是没有用的。如果你真正理解你学的东西,你就可以用你自己的话,向门外汉解释这门课程的主旨(跟你的室友或朋友试试吧)。花一些时间去思考和消化你学的东西,而不是只准备在考试里鹦鹉学舌。
不要断断续续
你可以在20秒内看140字的状态或者许多视频,但是学习却跟在Twitter,YouTube和葫芦网上不同。你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理解阅读材料或是解决问题。不要总让自己被打断。依经验而论,学习50分钟,然后休息10分钟是最好的。我们知道改掉旧习惯很难,但是这么做,会减少很多阻力,不会在1个小时里断断续续20次。
不要忘了做笔记
所有的阅读材料都要认真做笔记,便于期中和期末考试时回顾复习。尽管每个人有自己做笔记的方式(你该用你认为最有效的方法),但我们发现在笔记本电脑或平板电脑上做笔记(这样你才能回顾这些笔记),比在书本空白处用一两个词概括或是用6种不同颜色的笔在书上把每个词都标注起来,要好得多。
不要连续两天休息
尽管没有人会这么要求你,但每个工作日你都应该学习。假定你平均要为每门课准备2个小时,而你总共要修15门课,那么你每周就会有30个小时的准备时间。要在3天里安排这30个小时会很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