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丁堡大学位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市中心。在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浪潮中,爱丁堡大学逐渐成为欧洲的学术中心。因此,爱丁堡也有“北方雅典”的美誉。爱丁堡位于苏格兰东部边境靠海的海滨,于2012年击败伦敦、巴黎、罗马等城市被世界旅游业联合会授予“欧洲最佳旅游目的地”称号,是公认的欧洲最富吸引力的城市之一。
大学成立发展史
1582年,与早年许多在教廷允许(Papal Charter)成立的大学不同,爱丁堡大学在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六世(James VI)的允许(Royal Charter)和爱丁堡市议会(Town Council)的资助下展开筹建。翌年,大学正式成立,作为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之后的第一所市立大学(Civic University),其最初的名称是“唐尼斯学院”(Tounis College),是苏格兰的第4所也是整个英语世界的第6所大学。
在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浪潮中,爱丁堡大学逐渐成为学术中心和欧洲主要大学之一。著名的大哲学家大卫·休谟年轻时便在学校受教和成长。在1789年老学院(Old College)兴建之前,学校并没有专属的校园,如今这座建筑物仍然屹立于爱丁堡老城(Old Town)的南桥街(South Bridge)和钱伯街(Chamber Street)交接处,当初它的设计者是著名建筑家罗伯特·亚当(Robert Adam)。
据立思辰留学云介绍,爱丁堡大学在欧洲启蒙时代具有相当重要的领导地位,使爱丁堡成为了当时的启蒙中心之一,享有“北方雅典”之盛名。
爱丁堡大学既珍惜往日的荣誉,又持续不断地追求、创新,以其出色而多样的教学与研究而享誉世界。爱丁堡大学分旧学院(Old College)和新学院(New College)两部分,其中旧学院是法学院和欧洲研究所所在地。附近有麦克尤恩礼堂(McEwan Hall),是维多利亚农业丰收的象征建筑,内设有2200个座位,专门为举行毕业典礼及一些大型正式的洽谈会所设。新学院位于蒙德山顶,俯瞰王子大街,神学院位于该地。
爱丁堡大学有3个主要的校区:乔治广场(George Square)、国王大厦(King‘s Buildings)和小法兰西(Little France)。旧学院的一些原始建筑可追溯到1776年,但大多数建筑是现代的。乔治广场区还有爱丁堡大学的主图书馆(Main Library);国王大厦区位于乔治广场以南约3公里处,大多数科学和工程学院位于该区,如电子工程学院、生态学院、工程信息学院以及一些政府科研机构。这些建筑多数建于1920年代,50至60年代扩建,并增设了气象学系、物理天文系以及大学计算机服务设施。另外距乔治广场校区不远的波洛克厅(Pollock Halls)由10多个独立的House组成,可供近2000名学生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