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的学生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庆祝期末考试结束——朋友们用泡沫和手喷彩带“袭击”手拿香槟准备庆祝的学生。对于牛津大学毕业季的同学来说,走出考场就意味着一年一度学期末狂欢的开始。在牛津大学,有一个叫做“搞破坏(trashing)”的传统活动,牛津大学的学生们一走出考试院,在外面等候已久的朋友们,手拿面粉、手喷彩带朝他们“攻击”,攻势之猛,庆祝的香槟酒也完全没办法饮用。
不过牛津大学的学生还有一个传统,也就是按照规定,在期末考试期间,都要身穿黑色袍子,第一场考试佩戴白色的康乃馨,最后一场考试佩戴红色康乃馨,而这之间的考试佩戴粉色康乃馨。
科研成果
在生物医学领域,自从弗雷明在伦敦发现青霉素后。今天用得最广的抗生素,1955年为牛津的爱德华·阿布拉罕发现。牛津也致力于将分子生物学应用于临床,将核磁共振原理应用于 医疗诊断,在发现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应用基因工程技术于临床问题方面,牛津亦起领导作用。该校在艾滋病毒、移植手术和遗传病研究等方面也很有潜力。1987年斯奎波父子公司赠予该校药学系2,000万英镑,以支持他们的研究工作。
在环境科学领域,牛津的研究涉及森林史、气候变化、遥感、土地利用、野生动物保护、家畜管理、污染、腐蚀、沙漠侵犯等众多课题。
牛津的固体物理、高磁学、激光研究、基本粒子研究和大气物理学等均在世界上占领先地位。物理系的克拉伦登实验室在世界核研究领域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基础研究还导向重要的工业开发,包括 建立了如牛津仪器公司和牛津激光公司之类的企业。
仅在化学系,牛津就拥有4位诺贝尔奖得主。该校 在蛋白质、新型无机材料合成、分子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等方面都有重大成果问世,并在化工、医药、微电子工业等领域推广应用。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牛津共有104个图书馆。其中最大的博德利图书馆是英国第二大图书馆(仅次于大不列颠图书馆),于1602年开放,比大英博物馆的图书馆早150年,现有藏书600多万册,拥有巨大的地下藏书库。剑桥也有近100个图书馆,藏书约500多万册,每年购书经费约300万英镑(折合4000多万人民币)。根据1611年英国书业公所的决定,英国任何一家出版社的图书都必须免费提供一册给牛津和剑桥的图书馆,至今如此。
Bodleian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
Bodleian法律图书馆(Bodleian Law Library)
Hooke图书馆(Hooke Library)
Sackler图书馆(Sackler Library)
Radcliffe科学图书馆(Radcliffe Science Library)
文化传统
校训:Dominus illuminatio mea(拉丁文)意思是“耶和华是我的亮光”(The Lord is my light),出自《圣经》中的诗篇第27篇。
“我认为大学精神的核心有两点,第一是在每件事情上对卓越的追求,第二是自由而公开的辩论”——英国牛津大学校长安德鲁·汉密尔顿。汉密尔顿说,牛津大学所体现出来的大学精神就是,首先对卓越有绝对的追求,无论是在教学还是科研上,都永远不会安于现状,持续地追求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