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思辰留学360介绍,英国很多大学以所在地命名,比如伦敦旁边的牛津和剑桥,圣安德鲁斯大学亦如此。在圣安德鲁斯小镇,喧嚣存在于菜市场而不是大商城,因为根本没有大商城;热闹存在于学生们丰富多彩的活动,因为他们就是当地的主要人口,而学校就是最大的社区;繁华存在于看似晦涩的学术研讨与泰斗演讲中,因为在那座名副其实的象牙塔中,唯一能与汹涌的海浪唱和的,只有600多年来生生不息、澎拜的知识血液。
现在,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名片成了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当年,他们何尝不是怀着朝圣的心情走进这座古老的圣殿。
传统也“疯狂”
三面环海的古镇埋葬着圣徒安德鲁的遗体,与海风海浪对话千年的圣安德鲁斯城堡(St Andrews Castle)和圣安德鲁斯大教堂(St Andrew‘s Cathedral)只剩下断壁残垣,看着小镇居民安然度日、世界各地的求学者来来往往。
在苏格兰诸多排行榜上有名的高校中,最古老、最有积淀的当属圣安德鲁斯大学。这所建于1410?1413年的大学,不仅是苏格兰第一所大学,也是英语世界中建校历史仅次于牛津、剑桥的第三古老的大学。前任校长路易丝·理查森(Louise Richardson)教授在建校600周年庆典上的演讲中曾骄傲地介绍:
“我们的学校——圣安德鲁斯大学建校早于印刷机的发明,早于阿金库尔战役,早于中国紫禁城的建成,早于秘鲁马丘比丘的建成,早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早于圣女贞德的战争。”
古老与传统,是圣安德鲁斯大学最有资格谈论的,比如让很多学生珍视的学术袍和暗含冒险与发泄情愫的“五月跳”(May Dip)。
在重要的礼仪场合,如毕业典礼、校长和教务长的就职仪式上,学术袍是指定着装,分红色和黑色。由于绝大部分专业的学术袍都是红色,所以一些学生干脆直呼圣安德鲁斯大学是“红袍大学”。不过,就像伊顿中学的领结有特殊打法一样,圣安德鲁斯大学的学术袍也可以穿出花样来。
作为学校的传统,大一学生必须用红袍将肩膀全部包住;大二学生可以将红袍搭在肩膀上;大三学生可以将一个肩膀完全露出来,其中文科生露左肩,理科生露右肩;大四学生可以把两个肩膀全都露出来,把袍子挂在肘部。而穿黑袍的神学院的学生,无论何时都要完全地包住肩膀。
很多学校都有古老的小迷信,通常与挂科、毕业相关。圣安德鲁斯大学也不例外。在学校教堂门口的石头路上嵌有“PH”两个字母,这是殉教者帕特里克·汉密尔顿(Patrick Hamilton)名字的缩写。据说如果学生不小心踩在上面,就会被诅咒考试成绩不及格。为了破除诅咒,冒失的倒霉蛋们会在每年5月1日的凌晨相聚在海边,在第一缕阳光露出的时候冲进北海,洗去霉运。
学校教堂门口的石头路上嵌有“PH”两个字母,据说如果学生不小心踩在上面,就会被诅咒考试成绩不及格。
圣安德鲁斯是一个人口不到2万的小镇,其中1/3都是大学师生,这里没有多少血拼、狂欢的场合与机会,如果怀念红尘了,可乘车去附近的爱丁堡、邓迪、格拉斯哥逛逛。在这样一个与尘嚣不远不近的地方,在图书馆里坐久了就去海边吹吹风;好不容易交了一篇论文,遂去古镇上晒晒太阳。繁忙的学术搭配慢生活,太适合谈恋爱了。有报道称,圣安德鲁斯大学约1/10的学生会和校友结成连理,考虑到学校40%的学生都是国际生,这个概率高得不可思议。
苏格兰被认为是威士忌的故乡,这样一个好酒的民族怎么能少得了疯狂的事儿呢?更何况喝酒是全英国的主流社交方式,如果你愿意去酒吧坐坐,和当地同学感情升温就会容易很多。不过很多英国汉子是不醉不归的,酒吧社交还是量力而行更安全。
为了破除踩到“PH”两个字母的诅咒,冒失的倒霉蛋们会在每年5月1日的凌晨聚在海边,在第一缕阳光露出的时候冲进北海,洗去霉运。
也有一些校园社交传统不是围绕喝酒的,不过其疯狂程度不亚于撒酒疯,其中最著名的是“葡萄干周末”(Raisin Weekend)的狂欢。这本起源于特别温馨的迎新传统。为了帮助大一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大三大四的学生会和新入校的学弟学妹组成学术家庭,学长学姐就成了“学术爸妈”(academic parents),甚至学生会也会出面,帮助不能迅速找到家庭的“学术孤儿”找“爸妈”。这种学术家庭形成了圣安德鲁斯学生最早的社交圈,有的学术家庭关系紧密且“开枝散叶”,可以延续好几代。
早期,为了回报“学术爸妈”的帮助,“学术子女”(academic children)会在11月的最后一个周末赠送一袋葡萄干(当时葡萄干还是珍贵的食品,现在葡萄酒反而更受欢迎),这就形成了葡萄干周末的传统。当天,“学术妈妈”们会为“子女”们举办下午茶派对,不过,很多下午茶的主料已经变成了酒;到了晚上,“学术爸爸”们干脆带着“子女”们穿梭于各个酒吧。为了在保护传统的同时保护学生,学校会在这一天特设救护热线,急救醉酒的学生。
这项传统活动的高潮是次日的“葡萄干周一”,宿醉的新生们会被“学术妈妈”们恶搞成各种奇怪的造型,冲到北街狂欢,近些年,这种狂欢有了固定形式——剃须刀泡沫大战(a shaving foam fight)。虽然社会对这种疯狂展开过批判和争论,但就像北美一些大学的考前裸奔,总有一种疯狂作为传统保留了下来。
贵人贵地
欧洲古老的大学都是从教授神学、逻辑、宗教课程开始的,所以其哲学、艺术、文学等学科底蕴深厚,也颇受贵族欢迎,比如威廉王子学的就是艺术史。每七年总结出版一次英国权威学术排名的机构RAE将其人文哲学学科评为4星级,即在原创性、重要性和严谨性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最突出的是哲学系,在2008年超越了牛津、剑桥,位列全英第一;在2015年的QS大学排名中,又位列全世界第14位。
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馆藏丰富,是学生们汲取知识的圣地。
在漫长的发展中,圣安德鲁斯大学也在追逐着社会进步,不断增加新学科,综合排名在全球前1%。在2015年《卫报》学科排名中,心理学、物理学、国际关系、数学与统计、计算机科学均位于全英第一,可见其学术威望名副其实。威廉王子选择圣安德鲁斯大学,自然是慕名求学,但不可否认的是,校友名单里有了当今全球最有名气的王子,对于圣安德鲁斯大学国际知名度的提升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在最近的《完全英国大学指南》《泰晤士报》和《卫报》发布的英国大学排名中,圣安德鲁斯大学均位居英国第三位,还两度蝉联苏格兰的年度大学。
圣安德鲁斯大学的校友录中还有《独立宣言》签署人詹姆斯·威尔逊(James Wilson)、法国政治家让-保罗·马拉(Jean-Paul Marat)、“免疫学之父”爱德华·詹纳(Edward Jenner),以及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影响了世界进程的杰出人士。这是一所出贵人的学校。
历史系的师生们课堂讨论,交流互动。
但同样值得正视的是,这也是一所贵子云集的学校。该校低收入家庭学生占比为全英最低,仅13%;约40%的学生来自教育水平和学费标准双高的私立中学;经济独立的学生占比为58%,也是全英头名。
能让这样一群精神和经济都处于高水平的人满意可不容易。在2014年全国大学整体教育质量的满意度调查中,圣安德鲁斯大学以93%的满意度高居前列,计算机科学、地理学、分子生物学、人类学和神学更是达到了100%的满意度。
这种满意得益于高师生比,大约为1∶12;得益于学校丰富的教学研究资源和完善先进的生活设施;还得益于学校丰富的海外合作院校,让学生们有机会在校期间去世界看看。
在北美,圣安德鲁斯大学与美国的威廉与玛丽学院共同开设了为期4年的国际荣誉文学士课程,学生在两所学校各读两年;与美国的埃默里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乔治城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加拿大的女王大学、多伦多大学等都有项目合作。在欧洲,作为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Programme)的参与者,学生可去法国索邦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和巴黎第六大学,荷兰的莱顿大学和乌得勒支大学,北欧的哥本哈根大学,奥斯陆大学以及都柏林圣三一学院短期学习。在亚洲和澳洲,则与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墨尔本大学建立了密切合作。
这样的学校,当然不会物美价廉,去圣安德鲁斯大学读硕士,学费固然因学科而不同,但对于国际生来说,平均一年约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8万元)。
圣·雷古勒斯学生宿舍楼环境良好,大约可容纳175名本科生。
圣安德鲁斯大学没有法学院和商学院,但是开设有商科、管理类的专业。不过,这个学术的世外桃源中缺乏商业气息,喜爱商科的中国学生可能需要到附近的城市寻找实习机会,稍有不便。
圣安德鲁斯大学图书馆馆藏丰富,藏书逾100万册,其中更是有20多万册的珍稀古董级典籍,包括国王詹姆斯一世及其家人从皇家典籍库中捐赠的约350卷皇家收藏。在1710 - 1837年间,校图书馆作为法定的藏书库而得以收藏了众多18世纪的文学作品。
圣安德鲁斯大学博物馆声名在外,部分藏品还被誉为“苏格兰的象征”。
学校还负责运营几个博物馆和画廊,其中自2008年开始运营的圣安德鲁斯大学博物馆(Museum of the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MUSA)以展示学校约10万件文物中的精品而闻名遐迩,有些藏品还被苏格兰博物馆委员会誉为“苏格兰的象征”(National Significance for Scotland)。除了人文学科的精品外,成立于1912年的贝尔佩蒂格鲁博物馆(Bell Pettigrew Museum)则珍藏着一批自然科学精品,包括很多已经灭绝的动植物标本,如渡渡鸟和塔斯马尼亚虎等。别担心会在浩如烟海的藏书和电子资源中迷失方向,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会给予你悉心的指导。
浪漫学府
2011年4月29日,全球见证了威廉王子和凯特王妃的壮观婚礼,而他们的爱情发源地——圣安德鲁斯大学,也让无数学子眼前一亮。众所周知,凯特是因为在学校的一场慈善时装秀上表现突出,才让威廉王子为之倾心。这段恋情在风景如画的校园中得到深入发展——他们在附近海岸西沙滩(West Sands Beach)并肩漫步,也曾同游圣安德鲁斯城堡和圣安德鲁斯大教堂、藤斯穆尔森林(Tentsmuir Forest)等当地名胜,学习之余也到小镇上的酒吧和餐厅小叙。
前校长路易丝·理查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很开心:“我们非常自豪,因为我们是世界上唯一一所曾同时有未来的国王和王后就读的大学。”她说,威廉和凯特之所以在这里相爱,与学校天然的特质有关,“我们创造了一个有利于发展亲近关系的环境”。
2011年2月25日,威廉王子和当时的未婚妻凯特访问圣安德鲁斯大学,在校监孟席斯·坎贝尔(右一)和前校长路易丝·理查森(左一)的陪同下出席母校建校600周年筹款活动。
威廉和凯特的浪漫故事中还有一个重要元素,那就是圣安德鲁斯大学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学校对学生的实践和社交能力颇为重视,所以学生能够在学业之外的很多社会实践中广泛接触,培养、发掘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在圣安德鲁斯这个只有3条主要街道的小镇上,多样的学生活动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社区和文化,也有更多机会擦出爱情的火花。理查森校长表示:“学生在与不同背景的同龄人交往和参与社交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学到与课堂上同样多的东西。这些活动,甚至学生们在大学中恋爱的经历,都有助于他们成长为全面的人。”校方因此对学生恋爱也是乐见其成。
圣安德鲁斯大学对面有家名叫North Point的餐馆,威廉王子和凯特2002年曾在此用餐。临街窗户上挂出的“WHERE KATE MET WILLS”(凯特和威廉相约在此)的广告语,吸引很多人慕名而至。
在圣安德鲁斯大学,历史遗迹随处可见,俯拾之间便可穿越数百年的光阴,与历史先哲对话。学校有两个教堂和礼拜厅,圣萨尔瓦托教堂(St Salvator’s Chapel)由主教詹姆斯·肯尼迪于1450年设立,如今已成为大学的活动中心,教堂拥有苏格兰仅存的可使用转调鸣钟的六铃钟。距圣萨尔瓦托教堂不远处是学校最古老的建筑——圣伦纳德教堂(St Leonard‘s Chapel),规模虽然较小,但它的部分建筑可追溯至1144年。两座教堂都有自己的合唱团,多从学生中择优选出。
在学习劳累之余,漫步于小镇,仿佛走进简·奥斯汀的作品背景里,又好像偶然置身于苏格兰风笛回绕的舞会中,沐浴着温柔的海风,尽情徜徉。走在唯美幽静的西沙滩,轻抚夕阳映照下圣安德鲁斯大教堂的残垣断壁,闻着大海的气息,看看湛蓝的海水和不时在天空掠过的海鸥,悠闲又惬意。选择圣安德鲁斯大学,也是选择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