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布鲁内尔大学优秀毕业生金维忻

  设计类专业是近年来深受华人学生欢迎的领域,伦敦作为全球设计之都,一些高校的优秀课程非常具有吸引力。

  金维忻毕业于布鲁内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先后获得工业设计与技术学士(BA Industrial Design and Technology)和设计战略与创新硕士(MA Design Strategy and Innovation)。

  她在读书期间就着手与一位同学分别前往世界10余个国家的27个设计博物馆参观访问,今年将文章结集成《设计博物馆》这本书。

  金维忻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谈到写这本书的初衷及其特别意义,并向有意来伦敦学设计的同学提出建议。

  记者:你刚刚从布鲁内尔大学毕业,为什么要写《设计博物馆》这本书?

  金维忻:写这本书的契机是,在布鲁内尔大学读第一年的时候有一门课叫设计历史。这门课不仅介绍了一些知名设计师,老师还推荐我们去一些设计博物馆参观,因为这些地方是收藏设计作品的“家”。

  基于英国的地理位置,伦敦有两座设计博物馆,一个是维多利亚阿尔伯特(Victoria & Albert Museum)、一个是设计博物馆(Design Museum)。我从这两座博物馆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然后,我就觉得是不是有必要来搜罗一下世界上不同的设计博物馆。所以,2012年6月我和人在中国的同学贠思瑶在人人小站上做了相关平台。

  慢慢做起来之后发现,有一批朋友非常愿意跟随我们去了解这些博物馆。因此,我们越来越觉得写这样一本书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毕竟在中国,这种类型的博物馆非常少,尽管有,也不是非常成熟。如果有这样一本书,能够把外国的一些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博物馆文化传播到国内,是非常有必要的。

  记者:你和在中国的同学合写这本书,如何分配工作?

  金维忻:我的同学贠思瑶一直在中国,欧洲这部分因为离英国很近,所以我每次去一个地方旅游的话就会特意去找这种类型的博物馆,去参观。

  书中我写的部分包括英国、德国、北欧以及美国,她负责以色列、日本、韩国以及中国一些设计博物馆的部分。

  记者:你到了每家设计博物馆参观之后是如何描述情况的?

  金维忻:每一篇一般分为3、4个部分,都是先从历史来说,然后介绍这些博物馆目前进行的一些设计展览。

  设计博物馆的定义是集设计收藏、设计展示、设计研究以及设计教育于一体的多重博物馆,所以书也涵盖了这些方面,也谈到设计博物馆的未来。

  记者:你个人比较喜欢哪一家设计博物馆?

  金维忻:可能是因为在英国生活了4年,最喜欢的还是伦敦的设计博物馆。每一次去那里都会有新的感受。

  首先,我能够从每个展览的展品中能看到故事,而设计过程对于展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其次,看得出他们的策展人每次也都特别有新意,对于中国年轻策展人来说是一种激励和启示。

  记者:出书的过程很难吗?

  金维忻:整个过程挺难的。一开始我们觉得可能会比较容易,毕竟书稿已经写好了。但是,真正开始联系出版社的时候就发现,这还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

  最后能联系到天津大学出版社特别高兴。他们认为这是一本有新意也有意义的书,对于中国设计界、设计博物馆的激励来说非常有意,也具有创新和开拓意识,所以帮助我们完成了这件事。

  书中80-90%的照片是我们自己去参观的时候拍摄的,如果用到别人拍的照片,我们会注明原作者。

  子川:这本书还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金维忻:首先是对学设计的年轻人有意义。我们是从人人小站上得到的信息,发现大家非常关注,觉得这是一件从来没有见过的事情。从没有见过到开始了解对于他们也是有帮助的。

  另外,对于设计界来说,也是一种创新,毕竟中国已经开始有这种意识,并且有很多设计博物馆也在慢慢建立和发展。所以,我们这本书可能也会起到一定的催化作用。

  子川:在这个领域中国有哪些地方可以学习西方?

  金维忻: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传播设计思想和加强设计收藏。中国的一些设计博物馆中的藏品还需要加强,因为此类博物馆需要有实物支撑,如果这一点不够好,对参观者来说可能会非常困难。

  其次,设计博物馆不仅要收藏展品,其实同时也要有设计思想。我们需要把中国的设计思想—比如每个时代是什么样的—加强总结。

  我认为中国有很多好的设计,但是这种传播的意识不够、传播的方式可能不准确,可能导致西方认为我们在这方面有很大欠缺。

  尽管中国在设计领域有欠缺,但是我们也一直在进步。所以,我觉得加强设计思想的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我通过走访西方以及其它一些国家的设计博物馆学习到的。

  子川:近年来到英国攻读设计类专业的华人学生越来越多,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金维忻:来英国学设计类本科的中国学生少于学研究生课程的。我建议大家多走走、多看看,因为我觉得扩充眼界是最重要的。

  伦敦是全球创意产业之都,也是文化之都,可能每一座建筑都是一种文化。我在英国这几年的感受就是我被设计和文化包围,这种氛围对于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感受和体会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专访布鲁内尔大学优秀毕业生金维忻]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5-01-14 23:08:15
布鲁内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
  • 院校名称:布鲁内尔大学
  • 学校类型:公立大学
  • 建校时间:1966年
  • 世界排名:359 世界排名:100
  • 学生人数:15000人
  • 院校地址:Kingston Ln, London, Uxbridge UB8 3PH
  • 中文介绍:http://school.liuxue360.com/uk/brunel/
  •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Brunel University)是1960年罗宾报告(Robbins Report)后的扩建大学之一,被称为plate glass university,Plateglass Universities一词是为了与传...…[详细介绍]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