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学院 (简称UCL) 是伦敦大学联盟(University of London,简称UOL)的创校学院,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并称“G5精英大学”。“G5精英大学”代表了英国最顶尖的科研实力、师生质量以及经济实力。时至今日,曾就读或任职于UCL的校友中,共有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3位菲尔兹奖获得者,此外还不乏政治、科学、文化以及娱乐等多个领域的名人。其中包括“光纤之父” 高锟,前中国科学院院长卢嘉锡,泰戈尔,圣雄甘地以及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和小泉纯一郎等。多年来,伦敦大学学院一直位于各版本世界大学排名前25名的顶尖行列。2013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伦敦大学学院高居世界第4位。
办学条件
学校规模
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创建于1826年,是伦敦历史最悠久最大的学院,近二万人的学生规模可谓是伦敦大学学院的总和,与很多伦敦的大学一样,伦敦大学学院是一个开放式的大学,由众多分散的建筑组成。尽管伦敦大学学院的建筑遍布伦敦,但学校主要部分在伦敦中心的布鲁姆斯伯里高尔街。高尔街的校区包括伦敦大学学院主要的科学及图书馆、语言系、历史系、布鲁姆斯伯里剧院、生物与物理系、皮特里埃及考古博物馆。
师资力量
伦敦大学学院有教学及研究人员共4000多名,教授648多位。其中46名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Fellows of Royal Society),10名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55名不列颠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士(Fellows of British Academy),99名英国医学科学院院士(Fellows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在UCL的学者及研究人员中,有21位诺贝尔奖得主[1]与3位菲尔兹奖得主,其中有14名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距今最近的奖项,是2009年高锟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英国国家医学研究中心设在伦敦大学学院。它有着5次获诺贝尔奖的殊荣,现今有超过721名科研人员,每年有超过2千700万英镑的预算。
专业
伦敦大学学院有67个系的200门课程可供学生选择,主要强项专业有人类学、建筑学、荷兰语、电机和电子工程学、物理学、英语、地理学、地质学、德语、历史学、艺术史、法学,语言学、斯堪的纳维亚语研究、有机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牙医学等。
伦敦大学学院是第一所系统讲授法律学、建筑学和医学的英国大学。UCL也是英国首次建立了物理学和化学的本科生教学实验室,并创新了工程学教学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