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去英国的中国朋友通常会对一件事情不能理解:只要你拥有一台电视机,你必须交税(TV license fee)。这电视税还不少,我在英国读书的时候,电视税是每年120英镑,据说现在已经涨到了每年145英镑。电视税是强制的,以户为单位征收。不交电视税是违法行为,严重拖延不交的会被告上法院,被重罚,有时可能还会被被登报羞辱。
不少中国学生对电视税的态度是佯装不知道、主动不配合,当然电视节目还是照常观看。据说有中国学生有因不交电视税而被罚款甚至被遣返出境的。
当年我对这电视税也十分不理解。为了省钱,还想出了一些偷逃的办法。咱们中国人从来就没为看电视交税的习惯。到你小小英格兰,看你几台破电视节目,还让咱交税,没门!这种不理解、不合作、不支持的态度从我进入英国开始,一直到我滚回中国,我一直笃信这就是苛捐杂税。
一晃回国已经好多年,有一天,我突然后知后觉地想明白自己当年死活都不愿意交的英国电视税的合理性。而帮我想明白的却是我们的CCTV以及无数的地方卫视。
我还是不吐槽我国的电视台了,因为我已经多年不看电视,早就没有了吐槽的资格。我记得几年前关上电视是因为一部抗日电视神剧,里面有这样一幕:一个八路在一群老鼠身上绑上炸药,然后把老鼠赶进鬼子炮楼,最后摧毁了鬼子的据点。我被逗得前仰后合,关上电视机,以后就再没打开过它。
我一直认为BBC是世界上最好的广播公司,可能是之一,但是我心中的唯一,大概因为我喜欢浓浓英音吧。BBC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最好的国家电视台,我想和电视税不无关系。
经常收看或收听BBC节目的朋友会发现,BBC好像从不播放商业广告。BBC分国内和国际服务(Home service and world service)。国内服务是完全没有商业广告的,而国际服务据说有商业广告,不过其国际服务的节目上,我也没看到过什么广告。
这个在全世界拥有十几亿观众而且几乎没什么商业广告的媒体靠什么生存呢?答案就是我曾经偷逃电视税了。根据BBC 2012-13的财报显示,BBC在2013年来自电视税的补贴是37亿英镑,占其收入总额的72%,剩下的收入来自其内容版权的销售、政府补助、以及其海外服务的商业广告。有此可见,电视税是BBC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诸位可能奇怪,这样一个可以影响十几亿观众的巨无霸媒体为啥不多做点广告,非要靠国家费劲地征收电视税来生存?答案其实很简单,越是不依赖商业广告,媒体才越有公信力。
诸位现在应该明白,BBC之所以可以肆无忌惮地戏弄皇室、大骂权臣、不看任何商业公司的脸色,就是因为背后给它撑腰的是几千万英国老百姓。这样的广播公司只需要做好一件事:做出对得起纳税人的节目。
BBC节目制作的水准是有目共睹的。被众多中国观众热追的《神探夏洛克》、《黑镜子》、《神秘博士》、《IT狂人》等都是出自BBC之手。至于纪录片,凡是BBC的出品,几乎个个都是精品。
除了BBC电视广播,BBC的网站也是世界流量最大的媒体网站之一。BBC网站上的资讯及时、全面、立场理性客观。我顺便向学习英文的同学推荐“BBC Learning English” (http://www.bbc.co.uk/worldservice/learningenglish/),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英文学习网站。
BBC不依附政府,因此自然也不会充当政府的“喉舌”。相反,BBC的节目多以取笑政府为乐。英国的政客对于媒体的肆意取笑批评不但早已习以为常,有时还主动合作,登台自嘲。下面播放的视频就是在2011年,时任首相的布莱尔和英国女版赵本山(Catherine Tate)一起在BBC做的一部幽默短剧。
好吧,我想借这个机会向BBC道歉,当年实在不该逃了几年的电视税。如今我也不再是穷学生,也是一名国家的纳税人,如果可能,我愿意为我国的CCTV交税,每年交个几百没啥问题,只求CCTV也能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媒体水准,做出高品质的电视节目内容。
附录:如何在国内收看BBC的电视节目?
BBC几年前发布了iPlayer,这是仅供英国国内居民下载和使用的软件。通过该软件,英国人可以在线收看BBC全部频道的所有电视节目。当然,人家是为自己纳税人提供的服务,按理说我们是无权也无法使用的,不过,我这里却有在国内第一时间收看BBC电视节目的办法。
首先,你需要翻墙,而且需要通过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连接到英国的一台虚拟服务器上。这样,你就拥有了一个英国的IP地址。这句话对女性用户占70%的英国范儿用户茫然了吧?
翻墙并成功登陆英国某虚拟服务器之后,你就可以正常下载iPlayer,然后在线或下载收看BBC电视节目了。理论上说,这并不合法,因为你并未交电视税。如果你希望了解收看BBC节目的详细信息,可发邮件到listen1999@me.com, 我会发给你详细的操作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