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博物馆免费开放 成学习好去处

  最近,有不少中国在英留学生告诉我们,成为“博物馆控”是去英国留学之后的事情。这不仅是因为英国是个博物馆产业发达的国家,而且还是在诸多现实情况下促成的。

  比如英国绝大部分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的。本文主人公记得几年前伦敦形象宣传海报上常出现的一句宣传语就是“免费的伦敦”,这指的即是几大世界知名的博物馆都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

  虽然我的不少朋友进博物馆还是会向捐赠箱投几个英镑,相当于购票,但少了买票检票的程序,心理上博物馆的门槛自然就降了下来。

  另外,英国博物馆几乎很少需要排队,所以博物馆成了休闲会友的好地方。

  比如我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上学时,午饭时间可以在巴掌大的校园里挤着,但只要过条马路,就可以到陶尔德画廊后面阔亮庭院里去晒太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

  开放又方便,逛博物馆这件事,也就这么悄声无息地进入了我的生活。

  难怪英国有调查显示,除了电影院和图书馆之外,看展览是英国人最热衷的文化休闲活动,近乎一半的英国成年人每年都至少去一次博物馆。

  其实,近10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展览业也日益发达,从世界各地组织来的各类特展内容丰富,让人应接不暇,时而听朋友感叹,参观博物馆真得需要点技巧,得从小培养。

  英国在这点上大概算是比较突出的一个国家。

  不论是游客众多的大英博物馆,还是地方专题展馆,几乎我每次去博物馆都能看到有很多中小学生在参观,带队的老师要么让学生自己结成小组在博物馆里寻找问卷的答案,要么组织学生集体席地而坐对展品逐一讲解。

  展馆里不管是管理员还是其他参观者,似乎都对此习以为常。每每看到这些少年可以把博物馆当课堂,我真是有些嫉妒!

  我一直以为这类课外活动是“欧洲”的传统,后来我才知道,至少在英国,这其实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才出现的变化。

  听英国的朋友说,以前英国的博物馆也曾自诩殿堂文化,并不热衷于公众文化推广。

  有意思的是,英国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尤为热衷这一点和英国人的“较真”精神还有点儿关系。1989年,英国成为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的签署国之一。

  这份公约在青少年的各项权益中指出应该保护儿童参与社会文化和艺术的自由。

  英国博物馆界的人士,如泰特美术馆的馆长塞罗塔爵士就认为,英国政府既然签署了这份公约,就要履行其内容,因此博物馆这类公共文化场所就有义务通过加设解说、活动或者其他方式,使博物馆符合青少年的口味,让天真的孩童能和成年人一样领会到博物馆的乐趣。

  至于21世纪为什么还要逛博物馆,2009年英国国家博物馆馆长会议提出的一个看法我觉得颇有些道理:

  全球化让每个普通人都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和陌生的舶来品及异域文化打交道,博物馆的藏品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位置,并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个人或群体的身份。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英国留学:博物馆免费开放 成学习好去处]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3-08-19 21:04:04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