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国留学,选择一所好大学,不但要了解选校技巧,还要弄清楚择校误区。磨刀不误砍柴工,同学们才能选择到心仪的大学,以便完成学业,本文将为大家解读申请英国大学择校时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非牛津、剑桥等名校不可
英国留学文凭素来以含金量高著称,其中一点就是一年便可以拿到名校的研究生学位。我们从小就被原有的教育体制影响,以致于现在的幼儿园都会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小学,中学和大学更是加固了我们心底的名校情结。211的学生,985的学生名校情结尤为严重,其实何谓名校,真正有多少人理解这其中的含义。我认为,我们是不能否认官方历年排名,我个人比较认同每年的QS世界排名,和英国的TIMES报相对比,各个学校的位置相对稳定,这个是非常合乎逻辑的,一个有好的教育资质同时具备高精尖端前沿科学领头人的学校是不会在突然之间一落千丈的,同样要追上这样顶尖的学府也非一日之寒。适当拉开梯度,三个档次选择。
【建议】在考虑全球排名的同时,参考英国国内当年Times排名和专业排名。
误区二:只要学校好
能进去什么专业无所谓常常有学生跑来和我们哭诉,当时高考是如何如何被家长黑,替自己选择了最不想学的专业。还有低着头说,本科成绩之所以不高,当年是如何与自己心仪的专业擦肩而过,而被调剂到了闻所未闻的所谓“破专业”。这些惨痛的教训告诉我们,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欢,怎么能学习好,怎么能深入理解这门学科,最后又如何能够利用自己所学运用到一辈子从事的工作中呢?想想都可怕,不是么?而我们已然对自己是最了解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出发,选择自己喜欢学习的科目。当然,如果本身的专业就很喜欢而且对口,那是再好不过的了。
【建议】不要因为别人选择影响了自己,不要因为一个校名丢了自己。
误区三:没想好未来做什么,先出去看看吧
我们看到逐年降低的国内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每逢七月毕业季,我们总是焦心地替他们的捏一把冷汗,当然不排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出的佼佼者。而我们同时也要面对成年累月被动式教育下出来的一大批高分低能者。留学的目的,除了要学习国际先进的知识,也要接受其他国家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从而受用终身。
因此,在选择留学专业时,首先要在心中明确自己未来想要发展并且也适合自身特点的领域,对职业发展有一个具体规划。选择专业时,一定要仔细研究课程设置情况,主要是所设课程的内容,要注意实用性。此外,对国外的院校情况和专业设置要有清晰深刻的了解,因为同一国家的不同院校对同一专业也常常有不同的课程设置。比如市场营销,同样的Marketing专业,Strategic Marketing的侧重点就会和International Marketing课程设置有区别。比如Tesol,有的学校侧重教法,有的学校课程设置超级简单,会侧重本身这门语言的学问。同学们应针对自身的欠缺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做相应的选择。
【建议】根据职业目标选专业,没有所谓的好专业好找工作,只有合适的专业和有能力的学生会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误区四:听说英国会计、金融、计算机特别好,就要申请最好的
从众地选择别人的选择,路究竟是否适合自己走,根无所谓。亲爱的学生和家长们,我所办理的学生当中,85%左右都是申请商科,你们有没有想过,毕业后是不是有这么大的岗位需求呢?无论是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都不会一成不变。IT、金融、商科等热门专业虽然文凭含金量高,但入学竞争异常激烈,而且由于扎堆现象严重,有些专业领域已出现人才饱和现象。因为热门,英国高校的招生标准,因为大家的扎堆也在逐年提高录取标准,这无疑为我们的申请增加了难度,也为同学们即将可以享受到的优质教育的机会设立了屏障。因此,选专业不能盲目追捧热门,而应从是否有利于就业出发,并且眼光放长远些。
【建议】避开选择大而宽泛的专业,可以尝试选一些热门专业的边缘研究方向,剑走偏锋,提高入学成功率,同时也可以有效规避就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