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觉得,跟其他很多重视人才资源的政府相比,伦敦好像并不在乎人才外流,那态度就像是挥着手说“走吧,走吧,别回来了”。(其实小编心里也是这样想的~这样就有更多的留学生可以留下来就业了对不对哈哈~)
最新一期《经济学人》杂志表示,青年人才外流对英国经济来说很遗憾,但另一方面也是个机会,只可惜这个机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被浪费,成了人才流失。
世界银行数据显示,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移居国外人数最多的国家是英国。理论上讲,这些海外侨民可以为英国的海外贸易、吸引海外投资和彰显英国国家品牌做贡献的,只是需要一些帮助和指点。
《经济学人》杂志说,可惜的是英国政府似乎没有“清楚连贯的战略”来开发利用这个宝藏,一直在浪费这个大好机会。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印度。印度高科技产业的蓬勃跟政府的吸引海归政策有很大关系,印度电脑科技人才从美国、欧洲回流,成为本国IT产业的支柱。
文章说,意大利和法国甚至为身居海外的侨民保留议会席位,而英联邦成员中的新西兰在重视和利用侨民中的人才方面也比英国好得多。
新西兰政府花了30年时间,有系统、有步骤地鼓励企业和慈善家们发现和联络海外新西兰人,设立公私合伙的侨民协会;德国积极鼓励英国年轻人去那儿当学徒,中东国家政府到英国的大学校园里给人才办签证。
文中提到一名英国运动健将和电脑软件奇才、企业家威尔逊,大学期间办了个软件公司,毕业时把公司卖了,又办了另一家公司,不知哪天,中国政府某个部门忽然跟他联系,邀请他把公司迁到中国去,还答应给他出路费。他最后决定搬到香港。
英国文化强调个人自主、自决、自由,政府在高谈英国将成为全球经济竞赛的赢家时,也并没有把海外英国人才的能量估算在内。
传统上,出国定居的英国人主要是退休老人,目标地区是阳光充沛的地中海沿岸,比如西班牙,但最近一次全球金融危机改变了这个趋势:从英国流向阳光沙滩棕榈地区的英国老人迅速减少,而有知识有技能的英国年轻人则开始大批出国谋生。
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从金融危机征兆开始出现到现在,出国定居的英国移民总数减少了19%,但出国定居的15-24岁英国人却增加了8%。
今年7月联合国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3年定居海外的英国侨民人数创历史新高,超过500万人,其中127万多人移民澳大利亚,13000多人住在中国,16000多人住在津巴布韦,还有294人住在朝鲜。
接受英国移民人数增加最多的绝大部分是东欧国家。比如去斯洛伐克居住生活的英国人过去13年里从34名增加到4276名。
居住在美国的英国移民将近76万,在加拿大有67万。西班牙仍然是英国移民的热点国家,现有38万多英国人在那里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