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联盟留学专家柯嘉介绍,牛津的中古性格已受到20世纪最新工业技术的洗礼。汽车工业带来了财富,带来了就业的机会,但也冲走了古典宁静的气氛。可是,牛津的古典精神毕竟对现代技术文明有强劲的抗拒力量。就在牛津城的大道通衢上,竖立了一座座庞大的牛津的学院,如麦特兰学院,皇后学院,大学学院,贝里奥学院,三一学院,基督学院……每个学院都有峥嵘宏伟的高门危墙。在门墙外,车水马龙,确是20世纪;在门墙内,鸦雀无声,仍似中古世纪。
牛津大学有世界最古老的图书馆,在目前藏书430多万册的包德利图书馆(Bodlieian Library),大部分的书籍珍藏有宽街(Broad Street)的地下,排列在洞穴般的书架上,其中包括5万册世上最珍贵的手稿。书香、学术气息散发缕缕幽香。牛津大学的Clarendon行政大厦,Ashmolean博物馆,Sheldonian剧场,固然是巨柱擎天,龙蟠虎踞的大建筑;而基督学院庞然巨物的汤姆塔及大教堂亦巍峨壮观,不可一世;耸立在爱西斯(Lsis)河畔的麦特兰学院的15世纪的巨方钟楼,更是孤傲不群,让人想到巴黎圣母院的钟楼。
当然,到牛津的人不能不为圣玛利亚教堂及相邻的万灵学院的大小峻拔的塔尖所吸引。牛津19世纪的大诗人马修.安诺德(Matthew Arnold)在赞美他的母校时就画龙点睛地唱出:“那座甜蜜的都城,她的无数的梦样的塔尖。”塔尖一排排,一行行,象石笋般挺秀地布满了牛城的天际,远远向上望去,每支石笋都似挺立云端的神像,使牛津直似一座万神聚合的天城!
牛津大学所处的牛津也有清雅的一面,湖塞斯德学院的小湖水飘云流,麦特兰学院的鹿园宁静祥和,而沿着爱西斯河麦特兰小径,更是幽雅绝尘。对景思古,史学家吉朋描写的当时母校和尚式中古生活,依稀还能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