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大学排名的TOP10不会有很大变动,但今年不同。
牛津大学位列全球第二,比去年前进3名,创10年最佳排名!
剑桥大学位列全球第三,比去年前进4名,创6年最佳排名!
帝国理工位列全球第七,比去年前进1名,创7年最佳排名!
这三所大学排名上涨的原因完全一致!
“人均论文引用”指标得分大幅提高(牛津大涨15分,剑桥大涨20分,帝国理工大涨20分)。而得分之所以上涨,部分原因是Covid-19让传染病/疫苗相关论文的引用影响增加(但并不完全相关,后面说原因)。
新冠病毒从2019年底开始被全世界知晓,英国的“牛剑帝”是继中国科研机构之后,少数几个快速开展相关研究的国外大学。
大家或许还有印象,在疫情初期,帝国理工发布的疫情模型预测了新冠疫情的全球大爆发,影响很大。此后帝国理工一直在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相关论文。
牛津大学的詹纳研究所是全球顶级疫苗研究机构,牛津大学的新冠疫苗是全球最早开始研发的新冠疫苗之一。
“牛剑帝”不仅快速启动新研究,还有丰富的积累!牛剑帝前几年积累的疫情相关和疫苗研制的研究论文,在2020年疫情爆发后被大量引用。
而今年QS论文得分的提高,可能更依赖于过往的积累。
这是因为今年QS这一指标收录的是2015~2019年发表的论文在2015~2020年期间的引用情况。而绝大多数有关新冠病毒/新冠疫苗的论文是在2020年发表的,还没被今年的QS排名收录。
也就是说,在明年的QS排名中,当2020年的新冠病毒/疫苗研究论文影响被纳入统计后,我们可以期待“牛剑帝”明年冲击更好的名次!!
所以,名校就是名校。
在疫情爆发后,它们表现了世界顶尖名校快速启动的实力和担当,再加上多年相关研究的积累,再加上英国政府的拨款支持,这些都体现在了今年的大学排名上,也将为后面几年的高排名奠定基础。
QS最新排名发布后,我们留言区询问度最高的四所大学:
诺丁汉大学(103名)
谢菲尔德大学(95名)
利兹大学(92名)
伯明翰大学(90名)
这四所大学的共同点在于,
排名都位于90~100的区间,
且名次都比前一年有所下降(虽然下降幅度非常小)。
这让中国大陆的学生担心:
万一学校明年不小心掉出前100,会不会影响我回国求职?
排名下降,是这些大学自己不上进吗?
仔细分析后我们发现,
谢菲、利兹、伯明翰三校
2022年QS加权总分都比前一年提高了!
但最终排名却下降了。
换句话说:自己努力了,但别人更努力。
过去一年,亚洲大学和欧洲大学(如法国)排名的上升势头明显,英国脱欧让一些研究人员返回欧陆大学,中国大学在疫情中受到的冲击较低且疫情期间科研强势,客观上都给英国大学的排名造成了压力,这些压力预计在未来几年都会存在。
而和同级别的其他国家的大学相比,伯利谢诺四校的共同弱点是“人均论文引用”得分偏低,如果未来想要突破排名,增强学术实力是最稳妥的做法。
明年排名预测
QS排名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预测的,因为QS排名使用的数据具有滞后性。
综合来说,今年的QS排名还不能完全体现疫情对大学的影响,无论是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那些在疫情中输出大量学术科研成果的顶尖名校,明年的排名值得期待,乐观地看,可能会刷新今年的排名。
但疫情也可能导致国际师生比例降低,而据我们了解的情况,疫情对英国名校的招生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对中游学校的入学影响明显,再加上可能的资金问题,这些学校如果想维持甚至提升排名,需要在其他方面有所作为。
而在研究过去几年英国大学排名涨跌原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排名大涨的英国大学,普遍都是“论文引用指标”有了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