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的一场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计划,虽然不能出门,但宅在家的日子也挺好,父母能给孩子更多的陪伴,也能多了解孩子的想法。随着疫情逐渐稳定,相信大家的生活也在慢慢回归正轨。趁着这段时间,家长们也该为孩子的将来好好打算了,有让孩子留学打算的父母们,该从哪些方面让孩子提前适应和准备呢?
很多家长认为选学校,准备考试很关键,其实真正考验孩子和父母的是前期的这几点准备。做好这几点,出国留学就会变得非常顺利了,很多家长都打算在孩子初中毕业后送出国,可是从我们接触的大量学生来说,如果初中毕业送出国,那么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准备会有影响。
留学英国考试
送孩子出国留学都是要进行入学考试,笔试+面试都需要孩子提前准备。而国内初三已经进入中考备考阶段,课程节奏快、学习压力大。如果这时候告诉孩子要送她出国,那么无疑将对孩子造成很坏的影响,心理素质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在时间分配上会非常紧张,如果心理素质不行,成绩一般的孩子更是会抱着随便的态度,搞不好会出现家长最怕的情况:不仅没能顺利拿到国外学校的通知书,还影响了中考。
因此,送孩子出国留学时间最好是小学毕业。对于体制内的孩子来说,英语能力是要有规划地去做提升的,不然到了临考前夕再做准备,一切就会变得措手不及。另外,家长也可以咨询伊顿慧桥教育的导师意见,给孩子准备一些基础的国际课程,不仅能提前熟悉国外的全英文教学形式和学习方法,还可以给孩子掌握基础的国外课程知识点,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留学英国注意事项
好不容易拿到了了国外学校的入学通知,结果孩子不适应国外学校的教学模式怎么办?“上课不适应”是不少体制内学生转入国外学校后都会出现的状况。因为在体制内的学校,孩子很少有全英文教学环境,更不用说接触国际课程了,所以学习不适应的现象很正常。
首先,语言不适应。
不少家长觉得孩子从小英语成绩不错,就想当然的认为孩子在学习上没问题。但是在国外学校中,“会做题考得好”不代表能上课能听懂。不认识课本上的学术单词、跟不上老师的讲课速度、不擅长英语表达,都是不少体制内孩子的通病。归根结底,还是英语能力较差。
其次,课程不同。
虽说国内国外的教材会有相同的知识点,但是在教学方法、研究方向、考试形式等方面,国外课程与体制内课程还是有极大的不同。比如,国内的理科学习难度大,而且以计算为主;而国外课程中的理科难度不如国内,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思考能力,是否能用知识点来分析问题,更像是写“科学小论文”。
语言不通+不习惯课程内容,让不少孩子的“过渡期”非常难熬,甚至会打击孩子以后在学习中的自信心。针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考虑帮孩子把“过渡期”提前。一个完美的衔接阶段,可以让孩子对未来的学习有所适应和准备,查漏补缺,提前弥补自己学习能力的不足。有了学习的“底气”,才有信心面对全新的校园生活。
体制内的学生,已经习惯了每天老师布置作业、家长监督完成作业,课余时间也已经被家长安排的各种辅导班占满,基本不需要自己操心时间规划的问题。但是到了国外学校,老师只会安排好每个任务的deadline时间,在这期间几乎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来规划协调。
因此,学生进入国外的学校前,要学会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时间,这也是最需要家长做的一点,让孩子从小事着手,学会管理自己的生活,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不能再指望像体制内那样被家长和老师“推”着学习。另外,国外的学校一直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着重培养学生寻找信息以及探索研究的能力,更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式,给予学生很大的学习自由。即使没有老师的“耳提面命”,学生也能顺利完成自我学习。
为什么出国?为什么留学?这是孩子需要问自己,也是父母需要孩子知道的,在全新的环境下接受挑战,短期目标可以是通过阅读、交友等方式快速提升自己的口语,长期目标则应该定为将来要过怎样的生活?要成为怎样的人?有了目标的人不会整天无所事事得过且过,他们会去尽可能多的体验生活,而不是整天刷微博混迹于朋友圈。我们鼓励孩子充分利用高科技,可是决不能依赖手机。喜欢玩手机的孩子我们建议父母把他的兴趣引导到阅读上来。
有了规划和目标的留学,就像是走上跑道的运动员,她们绝对不会走一步看一步,而一定是拼尽自己的所有能力去跑,人只要释放自己的全部潜能,最充分地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那就一定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