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是伦敦大学的一个学院,并且是英国唯一专门研究亚洲、非洲、近东和中东的高等教育学院,是全世界同等类型院校中最大的一所。亚非学院一方面保持了在语言和宗教方面特有的专业优势,另一方面,来自SOAS的学者也致力于亚洲和非洲的民主,法律,人权,和消除贫穷方面的改善,在帮助全世界三分之二的的人口。那么小编就来深扒一下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优势特色,选择困难症不存在的!!!
学校特色:
亚非学院在亚、非洲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和东方语言学的研究在全英排名前5,紧随于牛津、剑桥、爱丁堡和伦敦大学学院。2009年荣获英国女王周年奖,以表彰其在亚、非洲政治和中东语言学研究的卓越贡献。此外,学校在音乐、历史、语言学、人类学、宗教学和考古学等专业上受到一致好评,教学质量很受肯定。学生可以在400多门学科中自主做出选择,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综上所述,可知国际性是亚非学院显着的特点。学院早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外交官、大法官和高阶官员,如今依然是欧洲研究东方以及非洲问题的中心之一,并且是世界上这一学科研究领域中拥有学者最多的一个学院。
而亚非学院的图书馆是全国性的亚洲、非洲资料图书馆,也是世界上此类资料藏书最多的图书馆之一。这儿的图书开架借阅,因为靠近新建的英国国家图书馆,所以各国的学者也要到这里来顺便看看。一百多万册藏书中以东方学、法律、历史、社会学、东南亚语言方面的书籍最为齐备。其中的中文书库还藏有许多中国古籍珍本和孤本。无论在研究和收藏方面都具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学术优势:
亚非学院优势专业有:中国研究、人类学、东南亚研究、艺术、法学、中东和非洲研究、音乐。
其中,中国研究创办于1960年代的当代中国研究所(Contemporary China Institute)和 1992 年成立的中国研究中心,重点皆放在中国现状的研究上,他们与英国政府相关部门保持联系,出版“当代中国研究丛刊”,国际知名的《中国季刊》(China Quarterly)就是他们的重要出版品。而亚非学院会成为中国学的研究重心,一个因素在于他们拥有相当丰富的中国资料收藏:图书馆的三楼与四楼至少有十七万册的中国图籍,近千种的中文期刊。藏书中,许多是印刷珍品、手稿和重要的档案与地图收藏; 除了中文资料,馆内的藏书超过一百万册,涉及4000种语言。另外,亚非研究学院里有两个久负盛名的美术馆,其中之一是文莱美术馆(Brunei Gallery),由文莱苏丹慷慨捐资而建,其中有一个展厅专门展出来自亚洲和非洲的艺术作品,这些作品均关于亚非两洲。Percival David 中国艺术基金会收藏了约1700件中国陶瓷,和一个专门收藏关于中国艺术与文化的书籍的图书馆。
院系设置
亚非学院的各系别共划分为三个学院:
法律与社会科学院(法律、经济学、政治学、发展研究、管理与金融研究);
文科与人文学科院(历史、人类学与社会学、宗教研究、音乐、艺术与考古学);
语言与文化学院(非洲、中国与中亚、日本与朝鲜、语言学、近东与中东、南亚、东南亚)。
学院开设了一系列的本科、研究生和研究式课程,学位由伦敦大学颁发。亚非研究学院是一所独特的学院。它约有3700名学生在学院学习,30%是国际学生,还有1000名学生在世界各地学习远程教育课程。
伦敦大亚非学院是在欧洲建立的专门从事东方和非洲文化、艺术、交流等课题研究的中心。学院设文、法、音乐(人种音乐学)、地理、经济学和政治学五个学部, 13个系。它们是:印度学和南亚近代语言及文学;东南亚和岛屿语言及文化;近代和中东语言及文化;非洲语言及文化;语音学和语言学;历史;法律;人类学和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地理;艺术和考古。6个区域研究中心:南亚研究;东南亚研究;近东和中东研究;非洲研究;当代中国研究所;日本研究中心;韩国研究中心。还有音乐研究中心、宗教和哲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