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Alan Whone博士研发出一款新型脑部给药装置,用于在人体中测试了直接向大脑输送药物的方法,并在临床对照实验中取得了显著成果。
装置被安装在头部,能够将药物精准送达颅内指定区域
35名帕金森患者参加了一项为期9个月的“盲法”试验,其中一部分患者通过头部安装的新装置来“服用”药物,另一部分患者则接受模拟治疗(placebo),两种治疗方法随机分配。
研究结果显示,参与实验的患者中,使用新装置的患者收获了显著疗效,其脑补受疾病影响区域通过新型治疗得到了改善,尤其是在四肢灵活度方面有所提升。
据《每日邮报》报道,其中一名参与临床实验的患者Kay Cotton在48岁时患病,一度丧失运动能力和嗅觉,因参与这场实验后,重获嗅觉,病症得到明显改善。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每500人中就有一人患有帕金森病。病因是患者控制运动神经的脑细胞遭到破坏,多巴胺供应减少,进而引发疾病。
健康者和患病者之间的多巴胺供应对比
其症状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肉僵硬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并可导致重度残疾。
据统计,中国约有200万名帕金森病患者,在英国约有145,000人患有这种疾病。数据还显示,100万美国人也受到这种疾病影响。
目前应用的治疗手段虽然只能改善症状,不能阻止病情的进展,也无法治愈疾病,但有效的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首席研究员Alan Whone博士说:“扫描显示,药物会与目标多巴胺神经末梢结合,似乎有助于受损细胞再生或产生生物反应。”
这一类似阀门的装置被安装在头部,能够将药物精准送达颅内指定区域,避免了药物在通过血液系统传输时损失药效,也降低了相应的副作用。
该新技术若能在临床普及,对于脑部、神经类疾病如帕金森氏症患者来说将是一大福音。
不过,也有专家表示,目前断言新技术是否能够改善帕金森氏症还为时尚早。因为这种疾病的潜伏期非常长,短时间内无法判断新的给药装置是否真的有效。
小编认为,虽然目前尚无法确认新技术的后期治疗效果,但这项新装置的开发,无疑为帕金森氏症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治疗希望,同时也为医学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突破性研究。
这项研究的首席研究人员Alan Whone博士是布里斯托大学医学院的教授,一直在做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的相关研究。
Alan Whone博士所属的布里斯托大学,其科研实力可与牛剑比肩,小编这样说一点都不夸张。
布里斯托大学成立于1876年,是注重科研的罗素大学集团创始成员之一,也是历史悠久的六所红砖大学之一。学校历年来的排名都稳居英国前十,世界前五十,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英国大学之一。
在2014REF(The Research Excellence Framework)评估中,布里斯托大学有83%的研究成果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科研实力与牛津大学并列全英第5位。
布里斯托大学作为英国最高科研水平的代表,它设立的博士培养中心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碾压一众英国大学。如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理事会在全英三十四所大学设立了一百多个博士培养中心,布里斯托大学的理学学部就拥有15个。
《星期日泰晤士报》曾这样评价布里斯托大学:“Bristol has long been a natural alternative to Oxbridge(布里斯托是牛剑之外的第一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