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毕业回国考研,请咨询立思辰留学360专业顾问,公司热线4008-941-360。
留学生回国考研条件
1,必须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民。
2,留学生在回国之后,必须要拥护我们国内的共产党领导,并且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品德方面比较好,并且遵纪守法。
3,考生必须要符合以下条件:
(1)学生的学历必须是我们国家承认的应届或者往届的本科毕业生。
(2)必须是我们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才可以。
(3)学生想要考研,就必须要获得我们国家所承认的高职或者高中的一些学历,并且还要到达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同等学力才可以,如果说符合单位根据本单位培养目标所提出来的业务要求,人员也是可以的。
(4)留学生必须要获得我们国家所承认的学历,或者是成人高校应届生的,身份才可以。
(5)如果是留学生已经获得了硕士学位或者是博士学位的话,那么也是可以再次去报考硕士生的,但是只能报考委托培养,或者是自筹经费的硕士。
4,留学生的年龄绝对不可以超过40周岁才可以,但是如果说是报考委托培养或者是自筹经费的话,那么年龄方面是不会有限制的。
5,身体健康必须符合我们国家招生的一些体检要求才可以。
牛津大学历史沿革
牛津是泰晤士河谷地的主要城市,传说是古代牛群涉水而过的地方,因而取名牛津(Oxford)。牛津向来是伦敦西行路线上的重点,早在1096年,就已有人在牛津讲学。
在12世纪之前,英国是没有大学的,人们都是去法国和其它欧陆国家求学。
1167年,当时的英格兰国王同法兰西国王发生争吵,英王一气之下,把寄读于巴黎大学的英国学者召回,禁止他们再去巴黎大学。另一说法是,法王一气之下,把英国学者从巴黎大学赶回英国。不管如何,这些学者从巴黎回国,聚集于牛津,在天主教本笃会的协助下,从事经院哲学的教学与研究。于是人们开始把牛津作为一个“总学”,这实际上就是牛津大学的前身。学者们之所以会聚集在牛津,是由于当时亨利二世把他的一个宫殿建在牛津,学者们为取得国王的保护,就来到了这里。
12世纪末,牛津被称为“师生大学”。
1201年,牛津有了第一位校长。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1209年,在牛津学生与镇民的冲突事件过后,一些牛津的学者迁离至东北方的由方济会,本笃会和圣衣会修士建立的剑桥镇,并成立剑桥大学。自此之后,两间大学彼此之间展开相当悠久的竞争岁月。
1214年6月20日,经过一名教皇使节的磋商,大学重新回到了牛津,
并得到了特许。牛津大学的身份直到1571年通过的一项法案而得到正式的确定。
正是在中世纪,那些思想活跃、生活不羁、常赊欠债务的青年学生,不可避免地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其中最大的一次冲突,几百名学生被乱箭射死。这件事的结果是国王出面镇压,并判市民赔偿牛津大学500年费用。
构成牛津大学的学院有许多在13至16世纪之间创立,基督教会学院是1525年渥西枢机主教创建,作为培训主教的教会学院。汤姆方园里的塔楼上半部是列恩在1682年建造,为本市最大型塔楼。
1648年汤姆大钟挂上时,学院共有101名学生,因此在晚上9:05分(牛津的时间比格林威治慢5分钟)大钟敲101下,提醒学生注意宵禁(1963年起不再实施)。
默顿学院是牛津最古老的学院(1264年)。其它有:新学院(1379年)、皇后学院(1695年)等。
17世纪内战期间许多战役在牛津附近开打,此地曾为受学生支持的查理一世的总司令部。当保皇党员被迫逃离牛津时,克伦维尔自封为大学的校长。
2001至2002学年,在牛津大学就读的学生总数超过1.65万人,其中,来自130多个国家的外国留学生占了1/3,在校研究生的数目约为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