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见闻

  一、英国的游泳運動俱樂部及比賽文化

  2001年4月30日,学生在留学期間第一次參加了在英国Leeds所舉辦的英国城市杯成人分齡游泳賽。回想當初要參加此類比賽還真不容易。原因卡在資格的問題。 過去在臺灣參加過許多次成人泳賽,大部分都是臨時加入学校或某一民間游泳俱樂部而順利參賽。由於實力不錯可幫該俱樂部拿些獎牌,連一些手續及費用也都免了。或許是這樣的價值觀,到了英国後,以為只要憑實力報名,加上自己又是学校游泳俱樂部成員就可參加校外的泳賽,但實際上並非如此簡單。

  英国的運動俱樂部組織遍及全国各地,各地的運動俱樂部大部分皆隸屬某一国家性運動協會組織,而各組織都有訂定相關的組織法。例如,各個学校運動俱樂部隸屬英国大学運動協會(BUSA),而学校外的運動俱樂部則又隸屬不同組織。因此,任何想參加各種正式運動比賽的人都必須先加入一個特定運動俱樂部以取得會員資格後才可參加特定組織所舉辦的比賽。由於学校運動俱樂部與校外運動俱樂部隸屬不同組織,為了參與校外比賽,我必須再加入另一個校外組織 – Leeds City Swimming Club。

  此外,就成為會員的條件順帶一提。以我所加入的游泳俱樂部為例,參加會員當然必需先繳會費,但這並不包括游泳訓練費及比賽費。會員只是一個資格而已, 可讓你在一年中參加任何城市或組織所舉辦的游泳比賽。若要接受有教練指導的訓練,則要另付訓練費,而參加每項比賽也要個別付每項比賽費。比賽後,若要成績單也要付費購買,與国內完全相反。‘使用者付費’ 的觀念皆根植一般人的心中。

  就參加此次游泳整個比賽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到些許與台灣泳賽不同之處。比如說,在台灣,幾乎每項正式大小運動比賽(不只是游泳比賽)皆有一些開閉幕及頒獎典禮儀式。但在英国,就我參加過數次校際間的游泳和水球賽,以及這次的成人泳賽為例,主辦大會並無所謂的開閉幕典禮及頒獎儀式,而整個比賽也採自主性的方式進行,選手並不需如在台灣用的集中檢錄方式至某一處參加集體點名, 而後再被帶至比賽出發點。整個過程是這樣:比賽前一兩個月,選手們會先收到賽程表及比賽項目,然後選手根據所要的比賽項目打勾,並連同參賽費寄給主辦單位。之後,主辦單位會寄給參賽選手 ‘參賽卡’,參賽一個項目代表一張卡片,卡片上面並註記選手的參賽時間及何時以前應將該卡片投入大會特別準備的 ‘參賽箱’。比賽當天,選手若確定要參賽,可先把參賽卡投入大會特別準備的參賽箱(就在泳池旁,上面區分男女投入口)以備大會再做最後水道排定(因為有些人可能臨時棄權參賽)。之後,裁判組會將各個排定好的道次卡片放置在泳池內一張桌子上面供各隊選手拿回。至此,選手就等到出賽時間將此卡片交給各水道裁判而直接上場比賽。完全省去了集體檢錄的時間。比賽後,大會並無所謂頒獎儀式,也並未印製特別獎狀,只有從電腦中印出的成績單,上面註記了時間及名次。至於獎牌,有些比賽有準備,有些則無。

  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植根於英国社會中,而免除開閉幕典禮,頒獎儀式及特製獎狀反映出比賽所講究的效率及經費的節省。我想,他們所重視的是比賽實質,畢竟這只是一般運動比賽,而非全国性或国際性比賽。這也反映出些許不同的運動文化。

  二、英国大学的讀書會

  2001年5月23日,筆者參加了里茲大学学校研究生活動中心所籌劃的讀書會俱樂部。此一計劃的目的主要是在讓研究生有機會聚集一堂共同推薦閱讀一些好書並做討論,同時也可藉此增進彼此的友誼。活動籌辦者是研究生中心的主任。她本身也是一位愛閱讀各項書籍者,在学校外已經加入另一個讀書會,因此也想把這個理念帶到校內來。她並擬了一些綱要做為讀書會運作的方式:

  1.以平裝書為主(因考慮到学生們的經濟能力)

  2.每個月利用一次午餐時間在研究生中心聚會一次

  3.會員自備午餐

  4.閱讀書籍以小說/人物傳記/非小說為主

  5.會員們投票選擇每月所要讀的書籍。不過,至少每個會員都應有一次機會選擇自己所喜愛的書目。

  我選了美国作家Bill Bryson所寫的Notes From A Small Island。主要內容是描述英国人的思想、文化、風俗習慣及地理環境等。作者雖是美国人,但因為長期居住在英国一段時間而對英国的人文地理有深入的瞭解。由於讀書會的成員來自全世界各国之学生,因此在選擇書籍方面常常需要做到 “国際” 考量。有一回該中心主任便選了一本日本作家村上春樹 (Murakami) 所寫的書來討論,書名為 “South of the Border, West of the Sun” (中譯為: 国境之南、太陽之西)。大家在看完本書後有許多討論,筆者也為此書寫了一篇書評並刊登於学校之校刊。大意如下:

  本書是有關一個男人(Hajime)與四個女人的故事。這四個女人分別代表不同的人物特質: 首先,他的第一朋友是他青梅竹馬永遠忘懷不了的人;其次是引起他性渴望之青少年時期之女朋友;再來是他的性幻想對象;最後是他的妻子,一位無私的愛的給予者。除了性幻想對象之外,其他三位女性不斷的考驗Hajime的良知。或許這個故事反應出日本大都會男人的中年危機。或許你會將此稱為現代男人缺乏承諾的懦弱表現。或許它呈現出我們皆生存於隨機的世界中,並在確定與不確定之間中不斷的掙扎。這個故事似乎也暗寓“誘惑”總是存在並環繞者我們四週。人,除非只有在經歷過足夠的創痛過後或理解到不完美的實在界並做出承諾後,否則不確定性將總是存在著。本書的故事情節或許過於簡單且代有一些模糊性,但村上先生提供讀者一個想像的世界。這個故事只反應了日本社會的一部。但我們不曾有時會看到我們自己的影子在故事中嗎?

  這種辦讀書會的方式有兩個好處:一是可藉此一活動達到“以書會友”的交流的目的,尤其是每位同学分別來自不同的国家及背景,如此在討論某一個主題上便可以刺激每個人對事物的不同思考方式。其次,由於所讀的書皆是超越本身学科以外之課外讀物,對增加知識的視野廣度上有其重要的幫助。這也是国內大学生最缺乏的部分,因為,台灣的許多大学生只以為把課堂內的書念好或考試考好就好,殊不知這些課外的書籍知識對全人教育的培養及對国家社會的關心與參與有其重要貢獻之處。

  三、大学生宿舍運動休閒活動的安排

  2002年 5月28日,筆者由於擔任学校宿舍学監工作有機會參加里茲大学Bodinton Hall宿舍的年終最後一項活動。 活動內容有五公里的趣味跑、拔河比賽及烤肉活動。Bodington Hall主要是以大一新生為主。可容納將近一千兩百位的学生,是里茲大学最大的学生宿舍。由於距離学校較遠(約5公里),因此宿舍內幾乎備齊学生所需要的設備,如学生餐廳、電腦中心、酒吧、休閒大廳、販賣部及運動場 (光是宿舍外的足球場就有16座左右之多,足見英国人對足球的熱愛!),同時也要經常舉辦各項活動 (如迎新、聖誕舞會及運動競賽) 來滿足年青人的社交活動需求。

  趣味跑及拔河比賽兼具寓教於樂的功能。除了讓同学節一学年学業努力的身心外,還可培養学生們的團隊精神及感情。這兩項活動是按各區宿舍学生比賽總成果來加以計分。冠軍宿舍同時也會被授予一個盾牌獎。這個盾牌獎非常特殊,因為它上面分別鑲印了歷年獲勝的宿舍名稱,每屆獲勝的宿舍可以保有此一盾牌一段時間直到学期末再還回宿舍行政辦公室,以便供給下年度的運動比賽來使用。這象徵的是一種歷史傳承的紀錄,同時也會無形中激發後起之效。

  烤肉活動也是在戶外舉行。学生們不需親自動手。因為廚房人員早已將所有的設備設於戶外走廊上,学生們只要排隊就可自由選擇架上所喜歡的食物。然後三五成群坐於戶外庭院上的椅子或草皮上享受佳餚及初夏時溫暖的陽光。這讓人想到台灣的大学生很少有這樣的戶外休閒概念,特別是對陽光與綠地之親近感特別欠缺。

  我們在台灣的女孩子常怕曬太陽,以為變黑就是醜,殊不知適度的陽光是具有強化骨質的作用,而這樣的價值觀剛好與西方女子想法完全兩極。我們也常以為綠地只是陪襯或不可踐踏,而不知它也是可以如此的和藹可親卻不擔心受到破壞,只要小心得當並配合專人維護即可。台灣有許多大学有其美麗的綠地景致,但我們的大学生(包括一些老師)似乎很少會真正的駐足在自己校園一方的美麗角落,細細感受並享受與自然界的互動,卻把許多時間用在別處(上網及線上遊戲或忙著下課離校打工),這是一種缺乏美感經驗的表徵,真令人覺得非常可惜的。

  四、英国大学的運動文化

  筆者初到英国的大学就讀時,便急著想瞭解英国大学的體育運動文化,同時也想找尋適合自己參加的学校運動俱樂部或校隊以便維持以往的規律運動習慣。根據瞭解,英国各大学院校課程中並不像台灣的大学一樣還保存著一些必修或選修體育課。一方面,這當然與不同的国情與国家教育目標有關,另一方面,也是我認為更重要的,是由於他們的運動普及性文化早已根植於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中。大学生的活動旺盛力,更不在話下。在英国,各大学中皆有一個專屬師生及員工運動的室內運動場館,這些場館皆包括綜合性的運動設備,最基本的設施有壁球場,健身房,桌球室,多功用的球場(籃、排、足、網、合球及羽毛球等),而大部分学校也有室內溫水游泳池。這些設備一年四季皆可使用,即使在寒冷冬天時,場館內也有適當的暖氣調節。這是就学校成員個人所具有的運動機會部分。

  就学校運動俱樂部或社團方面,據我所知,各個大学都儘可能包括各項運動俱樂部組織,而這些組織皆由学生自行組織選擇幹部來管理。以我所就讀的里茲大学 (Leeds University)為例,在每年註冊期間,学校會安排所有的運動俱樂部齊聚體育館以便迎接新生選擇最喜歡的運動俱樂部,其中有很多運動俱樂部的活動地點並非在学校的範圍或室內,例如,划船、潛水、帆船、馬術、橄欖球、板球及足球等。參與這些運動俱樂部的学生們除了需繳會費外,也需要負擔額外的訓練開銷(如場地設備租用及旅行)。

  而在学校行政方面,有一個統籌各項運動俱樂部的辦公室,稱為Sports Office。 裏面設有指導老師一職,也有從全校学生每年投票選出來擔任運動行政人員(Sports Officer)的應屆畢業生一至二人,任期為一年,專門處理各個運動俱樂部與各校的活動比賽,場地安排租借及相關活動聯絡事宜。這是因為在英国,各大学運動俱樂部除了本身了訓練活動外,尚包括各項比賽活動需要專人處理。除了有類似我国一年一度的大專運動會的舉辦之外,平日各校院間常會互邀做一些友誼比賽。這種交流有許多好處,一方面可提昇個人及團隊的運動技能水準,另一方面,学生們可結交一些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以個人所參加的游泳及水球隊為例,我們經常有機會到它校做友誼性比賽,這些比賽大部分都安排在星期三下午,有如国內大学生所稱的小週末,因為大部分的学校都儘可能不在星期三下午排課,以便讓学生從事自己所選擇喜愛的活動。而運動辦公室通常會根據運動代表隊的需要安排交通工具讓学生旅行至比賽的地點參加比賽。

  我參加的游泳及水球運動俱樂部平均每週練習游泳兩次及水球一次。練習活動內容(workout)[在臺灣有些運動員稱練習 [‘菜單’]全由学生排定並依技術能力和速度來分組分道練習,完全無所謂的指導老師或教練,因為大部分的学生都知道如何訓練及要求自己,這可能跟他們過去青少年時期運動的養成学習經驗有關。這些訓練都是出於自己的興趣而練習,其自治精神給我留下特別深刻印象。對外比賽也是如此,社團隊長會主動跟它校聯絡比賽時間及地點而後報請学校運動辦公室安排交通工具。在比賽中,即使是友誼賽,大家也都盡全力展現出最好的一面並彼此加油打氣。賽後雙方各隊通常都會再聚一起於校內或校外的Pub[英国酒吧]中享用簡便晚餐或喝點飲料並交換心得促進友誼。這種藉運動的社交活動方式或可值得国內大学運動代表隊或社團參考,讓參與学校運動社團更加活潑且具有教育意義。

  此外,在比賽活動過程中,我特別注意到兩件事,一是裁判的遴選,二是比賽的正式與輕鬆型態的安排。就此舉一例說明,記得有一次,我們里茲隊到曼徹斯特大学比賽水球,雙方就各隊中派出一位学生隊員來擔任裁判 (註: 英国大学並無学長姐学弟妹制,但資淺的會尊重資深者的專業能力)。這樣做有兩個好處, 一是力求比賽的公正性,二是可讓学生練習當裁判且学習自律的機會。在正場比賽廝殺四節後(水球每節七分鐘),我隊敗下陣來。不過,隨後雙方再加賽一場軟性的輕鬆賽,也就是兩隊互換選手,而使比賽的對抗敵意突然降低許多,因為此時球員便毫無隊伍標記的認同,而是儘可能發揮個人技巧及團體默契的合作展現。相信這一模式也可讓国內学校運動社團隊伍在安排比賽活動上做考量。

  參加英国的学校運動俱樂部或社團有許多好處,除了運動技能的提昇及友誼的促進外,還可更進一步藉此瞭解更深一層現代英国(人)的文化,如各地旅行的機會,英語能力的增進,英国年青人的社交生活方式,處事能力,人生態度及價值觀等等。可惜的是,我很少見到臺灣來的学生加入英国大学的運動社團。

免责声明
1、文章部分内容来源于百度等常用搜索引擎,我方非相关内容的原创作者,也不对相关内容享有任何权利 ;部分文章未能与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或来源媒体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我方重申:所有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知识产权归该权利人所有,但因技术能力有限无法查得知识产权来源而无法直接与版权人联系授权事宜,若转载内容可能存在引用不当或版权争议因素,请相关权利方及时通知我们,以便我方迅速删除相关图文内容,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因文章中文字和图片之间亦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未尽事宜请搜索"立思辰留学"关注微信公众号,留言即可。
[英国留学见闻] 文章生成时间为:2015-07-17 17:26:56

立思辰留学专家答疑 - 让专家主动与你联系!

为了节省您的查找时间,请将您要找的信息填写在表格里,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并提交,我们的顾问会主动与您联系。

意向地区: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验证码:
联系QQ:
咨询问题:

微信小程序

  • 留学资讯

    留学资讯

  • 大学排名

    大学排名

  • 留学费用

    留学费用

  • GPA查询

    GPA查询

  • 汇率对比

    汇率对比

  • 地图选校

    地图选校

更多

推荐院校